12個咖啡常見問題

1.什麼是花式咖啡?

答:花式咖啡通指以純咖啡為基底(常用意式濃縮咖啡),利用咖啡機蒸汽將牛奶製成奶泡,拉花,或者再加上奶油、糖槳、肉桂粉,巧克力醬等輔料的咖啡飲品,如:卡布奇諾,拿鐵,瑪琪雅朵等;

2.黑咖啡是不是單品咖啡呢?

答:不完全對,未加糖和奶的單品咖啡可以稱為黑咖啡,但是同樣不加糖和奶的黑咖啡就未必是單品了,黑咖啡指的是不添加任何輔料的純咖啡,也稱作齋啡,但咖啡豆類別不限。 而單品咖啡是指用原產地出產的單一咖啡豆磨製而成,飲用時一般不加奶或糖的純正咖啡,如:曼特寧、藍山、哥倫比亞等;

3.為什麼有些咖啡偏酸,有些咖啡偏苦?

答:咖啡豆的產地、海拔高度、品種、處理方法、烘焙度與及製作方式的不同都將決定咖啡風味的不同。如非洲地區的豆普遍酸度明亮,而東南亞地區的咖啡通常較為醇厚;高海拔栽種的咖啡會比低海拔栽種來得酸;新豆比陳豆酸度更好;淺烘焙的豆更能保留酸性物質,深烘焙的豆苦味更重;隨著研磨度變細,苦味增強酸味變弱;隨著水溫升高,苦味增強酸味變弱;隨著沖泡時間增長苦味增強酸味變弱;

4.為什麼買到的咖啡豆顆粒大小不同?

答:衡量咖啡豆大小的單位是「目」, 1目=1/64英寸,例如:18目代表的是直徑為18/64英寸(即7.14毫米),即用網孔直徑為7.14毫米的篩網去篩咖啡豆,留在上面的就是18目以上的豆子。通常情況下,單一品種的豆是越大越好,因為大顆粒的咖啡豆營養和風味更加豐富,但不同品種的咖啡豆不能以大小去區分優劣,比如說衣索比亞的耶加雪菲顆料就相對較小,但它有著非常棒的風味和口感。如果是拆開一包意式咖啡豆,看到大小不均,這是屬於正常現象,因為意式豆是於拼配來方式,也就是說用兩款或更多種的咖啡豆進行一定比例的搭配,這樣做的目的是將不同產區和品種的咖啡豆綜合起來,達到更具風味和口感特色;

5.未用完的咖啡豆要如何保存?

答:無論是拆開包裝未用完的豆,還是包裝完好的咖啡豆,都要避免與空氣、陽光直接接觸,要放在乾燥陰涼,做好防潮隔熱,已經拆開包裝的咖啡豆要用密封罐存放;

6.咖啡豆的保質期有多長?

答:咖啡豆保質期通常為12個月,但最佳鑑賞期是烘焙後的一個月時間內。咖啡豆的風味會隨存放時間的增長而逐步衰減;所以買回來了好咖啡,要趁新鮮喝掉,別收藏著;

7.剛買回來的咖啡還需要「養豆」嗎?

答:剛烘焙出來的咖啡豆,豆內包涵的CO₂較多,豆內分子過於活躍,遇水膨脹厲害,製作起來,咖啡出品不太穩定,這個時候可以適當醒豆。例如,剛烘焙出來的意式咖啡豆,製作Espresso時萃取出來的油脂會比較粗糙,消散的也快,且油脂顏色不夠均勻,口感上鮮亮有餘而醇厚不足,養豆3-5天會更穩定,口感更醇厚;

8.咖啡豆出油了,對口味有影響嗎?

答:這些均勻散布在咖啡豆表面的「油」,事實上並不是「油脂」,而是一種看似油脂的水溶性有機物質。咖啡豆出油主要跟溫度、烘焙程度和時間有關係,通常來說烘焙度越淺,豆子表面泛油越少;烘焙度越深,豆子表面泛油就會越多。有些烘焙較深的意式咖啡豆,在出爐當時就開始出油,還有一些的放置一兩天後開始出油,這類情況的出油是不會影響咖啡豆風味和口感的。還有一個情況是咖啡豆存放的時間過長,不新鮮的出油,這類「油」氣味沉悶,甚至有股陳腐味,這樣的咖啡豆對風味和口感影響就很大了;

9.咖啡豆一定要現磨嗎? 買粉可不可以?

答:生豆經過烘焙後由於形成CO₂,體積增加30-60%,結構會發生改,密度降低。放大看可見無數包裹CO₂細孔如圖:

而CO₂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烘焙咖啡豆的氧化,但咖啡豆研磨成粉事實上是加快了CO₂2的排放,同時增大了咖啡與氧氣的接觸面積,從而使揮發性油脂變質,縮短保鮮期。所以說咖啡豆一定要現磨才好;

10.咖啡常見的沖泡方式有哪幾種?

答:常見的有滴濾式、義大利濃縮咖啡機、美式電動咖啡壺、法式壓濾壺、虹吸壺、摩卡壺等;

滴濾式

這種滴濾壺的構造很簡單,只有一個圓錐型容器,很像一隻杯子,容器的內緣必須鋪上濾紙,在放入咖啡粉,以熱水沖泡既可。這種方法使熱水與咖啡粉接觸一次,便落入杯子裡,所以只會萃取到發揮較高的物質,因此可以沖煮出氣味芬芳,雜味最少的咖啡;

義大利濃縮咖啡機

Espresso是一種易用科技來沖煮咖啡的方法,一杯Espresso的標準,咖啡粉在7克左右,水溫95度左右,水壓在10個大氣壓左右,用23-28秒沖煮時間,萃取30cc咖啡液。如果水溫太低,會造成萃取不足,只能煮出一杯風味不足,味道偏酸的Espresso。但水溫過高,將造成咖啡過度的苦與澀。它的醇味主要來自它的水壓,一般的熱水沖泡法,只能將咖啡可以溶於水的物質提取,而高壓可使咖啡中的脂質完全乳化,溶入水中;

美式電動咖啡壺

一般電動咖啡壺的內部容箱有兩種,一種是漏斗式,一種是寬而扁的圓柱形。前者在小量沖煮咖啡時。咖啡粉會集中在狹小的底部,使熱水流過的速度減慢,而後者,咖啡粉只能平鋪在容箱底部,薄薄的一層,當熱水快速穿過時,浸泡咖啡時間不足。目前世面上的電動咖啡機,內部的噴射嘴大多呈輻射狀向四周噴洒熱水,而咖啡粉數量又太少,部分熱水只能噴射到濾紙,而沒有噴射到咖啡粉。所以大多都被沖泡成一杯稀釋的咖啡;

法式壓濾壺

壓濾壺最能顯示出原始的風味跟狂野,它的操作原理類似泡茶,用熱水直接沖泡咖啡,並用鐵網過濾,幾乎把能萃取到的物質全部萃取出來了,所以會形成一杯較渾濁的咖啡。而且風味很原始,很複雜。一般優質的咖啡很適合這種沖泡方法。但是劣質咖啡豆卻風味全無,留下的只有苦澀;

虹吸壺

虹吸壺分上下兩個容器,是利用一跟管道,使空氣在熱作用下產生壓力,將下部容器內的水移到上部容器中,隨著下容器的冷卻,咖啡再流下來,就成一杯咖啡。所以也叫真空壺、塞風壺,此方法在日本、台灣廣為流行;

摩卡壺

摩卡壺是由上壺、濾網、下壺所組成,濾網在上下壺之間。沖泡時,水裝在下壺,咖啡放在中間的網裡,當下壺受熱後,產生水蒸氣,將熱水衝上去。穿過咖啡粉,然後進入上壺,形成咖啡。因為它的氣壓比較高,所以有人將它歸內為高壓式煮法。也有人將它叫做手工濃縮咖啡,它煮出的咖啡和義大利濃縮咖啡機萃取的咖啡一樣帶勁;

11.請問單品豆的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?

答:美國精品咖啡協會(SCAA)推薦粉水比例1:18.18;歐洲精品咖啡協會(SCAE)推薦粉水比例1:16.7;個人推薦沖泡的粉水比例為1:16。由於每人對口味濃淡喜好不同,可以上述比例間多作調試,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法;

12.喝咖啡真能幫助減肥嗎?

答:咖啡中所含有的咖啡鹼,被人體吸收後,在體內活動使身體分泌出腎上腺素,而這種物質可以促進血液中的脂肪細胞的分解運動,然後作為脂肪酸被排出體外。但過程中也要把握好時間,掌握好方法,午飯後30分鐘至1個小時內,喝上一杯黑咖啡,是減肥的最好時間;